傳播盧信昌 | 2024總統大選前一刻 聽聽陳揆怎麼說

热门出版物

盧信昌 | 2024總統大選前一刻 聽聽陳揆怎麼說

本次總統大選即將在這個周六舉行,若論起三方拉鋸的膠著形式,除開在2004年的連、宋合流以及2008年有的倒扁紅衫軍;除此之外,歷屆大選一向是多組人馬的爭相做競逐。真正輸贏難料、鹿死誰手未可知的,當屬2000年、爆發兩顆子彈的2004,以及本屆2024的大選了!

有趣的是,無論掀起兩國論,在風暴前、後的1996,或是讓年輕世代亡國感達到最高峰的2020大選,選戰結束以後的政壇,具皆是雲淡風輕且能相對平穩的走過大變盤!

換言之,台灣社會的發展基石,依舊是蔣經國先總統所喊出的:經濟外交、國民外交。至於對外關係的搭建,則可以從移民來往的熱絡、對外投資的擴大,到如今在海外的半導體建廠,一系列以高科技來做鏈結的經貿拓展。

因此,在2024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競相在高雄舉辦造勢晚會,大車拚的目的即在爭取南部鄉親支持與傾聽其意願;主要是農工階層的在地集氣,而現場主持人也都賣力喊出:已有六萬、八萬,到突破十二萬的人氣指標。

對比來看,一度被強調的總統政見,無論三缺的缺電、缺水或是缺工,以及兩岸關係的互動主軸 — 經貿深化與人民關係,都因著選情的趨於膠著與白熱化而被棄置!代之而起的爭議,則是:藍、白所先後主張過的聯合政府,以及由賴陣營所提出,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是走進「三位一體」的統一陷阱。

因此,選前一周的小英總統與閣揆陳建仁先生,都陸續以總統府內的記者會和接受親綠媒體的專訪方式,試圖整理過去八年的政績和公開小英總統所擘畫的政經藍圖。

令人遺憾的是,這一類政經路線的具體辯駁與政見立場的明確化,柯文哲先生以他要繼承小英路線,來一語帶過;而侯陣營,則是以跟馬前總統的八年政績做比對,彼此在數據變動的魔術表演,做場外的口水戰。

彙整上星期的幾次受訪內容,陳揆發言在反核電與去中依賴的部分,立場是堅定的;另外,也指責中國大陸的介選意圖,包括對台祭出要取消的優惠和停止陸生到台灣校園做交換,都只是其慣行手段之一。於同一時間,無論股、匯市則紛紛以外資的賣出與匯出,做成消極以對。

據悉,陳建仁院長於專訪時指出,就ECFA減讓清單的部分取消優惠關稅,對於受影響的石化、紡織、機械業者,政府都已經進行溝通;陳揆並向對岸喊話,也是小英總統的府內談話,中國大陸不可能用經濟手段,就能脅迫到台灣。

陳揆更指出,台灣人民是面對「民主與威權」的選擇,也就是「自由與專制」的選擇;選擇民主自由,就會有和平且繁榮;選擇威權與專制,則會導致戰爭與經濟衰退。針對選前一旦終止ECFA的因應,陳揆說,政府要幫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進行市場分散和提高產品等級。

頗感意外的是,某報系所做的獨家專訪,竟然只刊載在第四版的最下方!只是台、美斷交以迄的四十餘年間,透過經貿外交取得軍備購買的實質能量;更何況對於投資風險,攸關外資圈的考量與渠等在台灣長期布局!事涉最關鍵的兩岸定位,斷不能以小角落的篇幅與隻言片語來帶過。

選前最後一周,府院高層或許有不得不然的苦衷;但對於二千三百萬人的安危,以及台灣經濟外交路線的延續,則必須以國際記者會的方式,嚴肅表明和接受記者的提問檢視。

(本文刊於2024年01月09日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