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倒數,總統候選人第二場電視政見發表會,藍綠白在能源議題上持續交鋒,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以及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都對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提出質疑,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則用數據提出「缺電的時代已經過去」,到底台灣缺不缺電?我們又需要怎樣的能源政策?
用「備轉容量率」推論是否缺電太過簡化
賴清德副總統在第二場政見發表會提到:「台灣最缺電的時候是馬總統交接政權給蔡英文總統時,2016年5月30日,備轉容量率僅1.64%,現在任何時候備轉容量率都10-15%,缺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備轉容量是以「日」為頻率計算,計算方式是當日所能提供的最大發電量,扣除最大瞬時用電量後,剩餘可以調度的電力。備轉容量率越大,表示能供應的剩餘電力越多。當日所能提供的最大發電量,跟機組維修排程、故障及環保限制機組還有發電組合有關;而最大瞬時用電量主要跟天氣有關。
如果發電機組故障,或是人為操作疏失,加上天氣炎熱用電量高,備轉容量率就會偏低。2016年5月,天氣異常炎熱,加上台中電廠6號機鍋爐爐管破裂,導致當日備轉容量率過低。備轉容量率是評估「當日」備轉是否有餘裕,每日都會有變化。用備轉容量率去估計未來用電增長時,供電是否充裕,推論太過簡化。用2016年「夏日炎熱時」的備轉容量率,跟「現在」相比,過於不科學,更遑論台電官網的資料也顯示,2023年有好幾天備轉容量率低於10%。也難以用備率,去說服民眾未來不會再發生大跳電。
近年大停電比較如下:
「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繼續使用核電」並不衝突
賴清德副總統在第二場政見發表會提到:核三最後一個機組必須根據法律要在2025年終止運轉,還好蔡英文因應局勢,推動綠能產業發展,否則今天會更慘。
首先,法律本來就應該根據情勢做修訂,而非墨守成規。因應氣候變遷,非核早已不是國際趨勢,減碳才是。再者,再生能源以及核能都屬於低碳(或無碳)能源,兩者的發電屬性不同,因此各國的減碳路徑上,都會將這兩者搭配使用,比如日本岸田首相2020 年上任時即表示,要使用乾淨能源,包含再生能源、氫能、碳捕捉以及核能等,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英國、美國、韓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減碳路徑也都將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搭配規劃。
再者,2024人民選出的總統,無論能源選擇路徑是什麼,都無法迴避高階核廢料的問題。早在1970年代台灣因應全球石油危機採取第二次進口替代,十大建設運轉第一座核電廠開始,政府就著手規劃高階核廢料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會因為「2030非核家園」就可視而不見。用核廢料議題來強化「非核家園」的合理性,迴避處理高階核廢料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務實的處理方針。
三位候選人能源政策比較如下:
除了供電穩定外也不能迴避「電價」問題
在討論供給與需求時,怎能迴避供需下的「均衡價格」?在現有的限制下,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相對較高,燃油、燃氣價格又容易受到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因此價格波動幅度很大。相對於上述幾種能源,核能發電成本相對低廉且穩定,但在非核家園的路徑上,能源發電組合變少,發電成本上漲,也讓台電2022年一年就累計虧損高達2173億元,就算漲電價也不一定能將虧損黑洞補上,更遑論企業未來需要面臨電價上漲以及碳關稅的更種挑戰。
各種發電成本如下:
缺電與否是科學問題不應用口號解決
2022年總用電量為2795億度,用年均成長2.04%計算,2025年用電量約2892億度。電力供給的部分,若按照現任政府規劃,核三廠1號機在2024年7月除役、2號機在2025年5月除役,屆時台灣核能發電歸零;水力發電的部分,每年穩定發電約30億度;天然氣的部分,台灣目前有兩個天然氣接收站,2021年天然氣接收滿載操作下,當年天然氣總發電量為1120億度,三接外推預計在2025年6月完工,預計可供應137億度電,四五六七接收站現在仍充滿變數;再生能源的部分,2022年是台灣太陽能光電裝置提升速度最快一年,風電加光電增加約90億度電,較前一年成長率約36%,再生能源2022年總發電量達238億度;燃煤+燃油發電的部分,2022年發電總量1250億以下,若依照國際減碳減煤承諾,未來應降低燃煤發電的比例。按照簡單的供給需求分析,若要在2025年要同時達成「非核家園」、「減煤發電」以及「穩定電力供應以及電力價格」,實屬非常困難的任務。
也因此,企業對目前台灣的能源規劃憂心忡忡。美國商會每年都會對會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近兩年在「穩定發電」或是「綠能進度落後」都是令美商憂慮的部分;歐洲商會發布的「2024建言書」也提到,台灣需要選擇更平穩的能源轉型之路;而台灣的工總更是在過去一再呼籲,為了因應2050淨零碳排,還有能源穩定供電等議題,應重新檢討能源配比,並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
(本文已刊登於2023.12.28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