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署今年2至6月實施「逾期停留外來人口自行到案」措施,結果有1萬4千多名失聯移工現身,但經統計,5個月間失聯移工的總數竟增加2千多人。對此勞動部的回應是,相較於去年同期失聯移工已減少4千餘人,再者目前已鬆綁營造業及農業移工政策,並建立外國仲介停權等機制,從源頭預防做起。這看似周全的安排,其實藏有三大矛盾並導致行政失靈。
第一,主管部會大玩數字遊戲卸責,失聯移工在去年底已超過8萬人,截至今年5月又新增2千餘人,勞動部卻用「同時期」人數的增減作為掩蓋真相的說法。第二,行政院治安會報認為,失聯移工根源於缺工,那麼新增移工引進數額,會不會造成「越開放、落跑越多」的情形?第三,移民署僅要求「自行到案」的失聯移工,繳罰金就可免除管制,等同就地合法,豈不是鼓勵脫逃。
失聯移工是在疫後人數暴增,從2021年的5萬5千多人,隔年就攀升至8萬人,因此被認為與缺工關係密切。然而當局的缺工對策—「就業獎勵」卻又成效有限,以營造業為例,2020年至2022年三年間共媒合318人就業,僅130人領到獎勵金,意即有超過半數的參與者待不滿一個月。於是勞動部改以鬆綁移工引進限制,並採加重處罰非法僱用與仲介為配套,結果出現落跑移工「不減反增」現象。
移工來台就是要賺錢,會落跑通常是勞動條件差,以現況來說,製造業移工適用《勞基法》,目前每月薪資按基本工資25,250元計算;但看護工則不同,迄今起薪最多2萬元,且平均每日工時長達10小時,一旦與雇主不睦,很容易就會逃跑。再者對有交貨、完工期限的業者而言,如果無法從正常管道找到幫手,不是放棄部分訂單,就可能找非法外勞,以免延遲損及商譽。而失聯移工就在這一推一拉中,成為社會陰暗的一員。
我國向來將移工定位為「補充性人力」,採「限業、限量」引進,而且在台工作時間最長不能超過12年。這樣的免洗筷外勞政策,在高齡少子化的台灣,早該調整了。以目前尚未開放移工的服務業來說,便可採取「失聯移工以工代罰」的作法,讓失聯移工除了遣返,還有一個轉換跑道的選擇,用製造業相同的聘僱條件至旅宿業工作,並藉此評估觀光業是否該引進移工。
當然失聯移工「以工代罰」須有配套,除了以業者有無調升員工薪資,衡量其可否取得移工配額外,亦應改變移工管理模式,統一交由非營利組織,訓練、排班並提供食宿與交通服務,以協助移工適應新職場,方能降低行政失靈風險。
缺工年代,唯有本外勞相互扶持,才能讓明天變更好。
(本文刊載於2023年8月17日聯合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