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少子高齡化已成為全球趨勢,即使是一些落後的亞非國家,在走向工業化與現代化的進程上,都呈現出生育率下降與壽命延長的現象,也因此促成人口的老化,也就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全球平均為九%,台灣今年將達十八%,日本則是卅%。
以老化程度而言,日本最高,以老化速度而言,不是日本而是台灣與韓國;因為推升老化的關鍵,尤在於低生育!台韓正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兩個國家,台灣不僅將於二○二五年步入超高齡社會,也會在二○六○年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之一。
目前廿五至卅四歲的年輕人只有四分之一有婚姻,就已經告訴了我們未來的生育情況很不樂觀。特別是民進黨執政這些年,生育率與生育量逐年下滑;去年生了十三點九萬,比第一年執政時的廿點八萬,足足少了七萬,減幅超過卅%!蔡政府一上台,筆者即呼籲廿萬嬰兒保衛戰,儘管蔡政府在許多福利政策上不斷加碼,生育狀況仍每況愈下。
去年是虎年且有疫情,政府知道生育會很糟(果真創了歷史新低),於是又增加一些鼓勵措施,寄望於今年能回升。很遺憾,今年前五個月總共生了五萬五千名嬰兒,還比去年少了一千二百名;若再持續下去,十年後老人增加一八○萬人,但工作人口少一七○萬人,台灣如何能永續?
至於小孩與學齡人口的減少更不在話下,每到六、七月媒體報導最多的,大概就是各級學校的招生危機。未來十年會進大學的人數,也就是二○○六年以後出生者,即使採七十五%的超高淨在學率,每年也只有十五至十一萬人的新生。至於,幼兒園到高中職的就讀人數更容易掌握,今後倒閉速度將會加倍!
最近行政院公布高中職免學費,以及就讀私立大學補助三點五萬元,相信可以減輕父母經濟負擔;至於人們是否會因此而多生,那就遙不可及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筆者反而擔心,今日的大撒幣,難道不是年輕人未來的負擔?再者,大學生已滿街都是,大學的量已陷入危機,大學生的質才應是發展重點,政府沒看到大學畢業失業率居高不下嗎?沒有專長、沒有競爭力,這樣的高等教育將走向低能化。
老人需要醫養,小孩也需要照顧與教育;前者量體愈來愈大,後者成本愈來愈高,而未來納稅人口不僅愈來愈少,若再缺少競爭力,該怎麼辦?
除了人口自然負成長與快速老化,對台灣而言,還有另外一個挑戰,也就是跨世代之間的緊張與衝突。關鍵在於過去廿多年來的教育,為年輕人「去責任化」。解嚴之後,原本從校園開始追求自主,強調個體權益,不知何時開始,轉化為「缺乏責任的民主與脫序的自由」。目前仍有父母幫年輕人扛責任,當年輕人步入中年,父母也逐漸老去,這批中年人和未來的年輕人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
四年前郭董曾經提出「○到六歲國家(幫忙)養」的主張,這次大選想必仍會受到關注,候選人也會跟進表態。我們不應看誰支票開得較大,乃因經費來自於納稅人;重點應是,誰能拿出辦法止住生育率與生育量的持續下滑?更重要的,須強調親職,讓父母扛起責任成為真正的父母!如果年輕人不扛責任,就算再多的補助,婚育只不過是一場遊戲!
(本文曾刊登於112.07.12聯合報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