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中國百年夢遇上黑天鵝
中國百年夢有兩個:建檔建軍百年(1921-2021年)、建國百年(1949-2049年),期程底定,目標各異。第一個百年,期許貧窮困苦一世紀的中國,能夠脫貧而富,或者最少達到「全民小康」境界,配合此百年計畫,中國「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里程,即以「國強轉民富,不以追求總體GDP為主,而以提升全民人均GDP為要,達成「全民小康」社會的期程目標」。2021年轉眼溜去,在世人眼裡、國際媒體,這「脫貧」目標已然實現。第二個百年,在國富之後,企盼著力科技、軍事實力,期以在建國百年後的2049年達到第一「世界製造強國」,成為「國際規格制定者」的雄心壯志,展現無疑。
兩個百年夢,顯然與當下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有關。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最高領導人上台執政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很快就形成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中國百年夢緣起自習近平當選不久,在 2012 年 11 月 29 日赴中國大陸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訪),所提出作為其治國理念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表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他又特別強調:「中國夢」一定會實現,「中國夢」的內涵隨著形勢發展和現實需要不斷擴充。2013年0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闡釋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三個必須」,即「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談話內容,習近平用三個必須勾畫了實現中國夢的具體路徑。
然而,近五年來,中美博弈、疫情肆虐、俄烏開戰,三隻「黑天鵝」漫飛,嚴重阻礙並打亂了習近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計畫,在應對內外夾擊、政經紛擾的此刻,當中國兩個百年夢遇上國際三隻黑天鵝,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成何景象?房產爛尾可否機轉?金融情勢能否暢旺?疫情解封前景如何?科技創新能否精進?在在耐人趣味,值得追蹤國際盤局,持續深究。
二、 一國之強非一夕可蹴
「三」是華語文的一個吉祥數字,回顧中共政經發展及策略,充滿著許多的「三」。前段敘述了習近平所勾畫實現中國夢具體路徑的「三必須」。跨入21世紀的近20年間,中共經濟奇蹟似的炫世人眼目,國際政治地位因之提升,科技領航腳色逐步展現,中共經濟飛速增長之快,也多圍繞著許多的「三」。就讓我們藉由中國經濟迅速轉型「三部曲」進佔國際「三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代表」的「三思想」、邁向中國百年夢「三階段」的「三步走」,稍稍回顧中共近期政經發展。
首先,論及近世紀中共政經發展,不免要回顧中國經濟迅速轉型的「三部曲」以及國際「三權」:(一)「由窮轉富」的江澤民班底十年(1993-2003),「匯改」是一匹頂級「黑馬」,以極低匯率水準,吸引國際投資客及金融家的目光,廉價的勞動市場、寬廣的用地量體、優惠的稅務賦予、偌大的需求胃納…,外資看準中國經濟即將激漲的未來,前仆後繼,資金逐年大肆流入,跨入21世紀之後,中國於2021年11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此「入世」之舉,改變世界格局,「全球化」(Globalization)自由貿易框架更使中國財富在吸納全球貿易財後,財富激增,這個「窮轉富」時期,是中共國際「參與權」的取得年代,貿易實力說明一切。(二)「由富轉剛」的胡錦濤班底十年(2003-2013),中國「入世」WTO是中國偌大契機,憑藉國際貿易「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之優勢,更在強化「招商引資」的中共國家政策指導下,不啻資金逐步進駐,就連中共一向缺乏的技術、人才、管理、經驗…也一一到位。國際資金進駐、出口不斷激增,貿易財盈餘讓每年外匯流量(flow)自2003年起幾近一季一千億的外匯進帳,外匯存底存量(stock)從無到有,到大額激增,2006年突破一兆美元、2009年二兆美元、2011年三兆美元、2014年四兆美元,中國先後於2007年以當時逼近10%外匯存底的2000億美元組設國家主權的「中投」基金,更於「次貸」(subprime)引爆「金融海嘯」(2005-2008年)及隨後衝擊的「歐債危機」(2009-2011年)之國際困頓當時,2011年再以當時10%外匯存底的3000億美元組設「華美」及「華歐」基金,一付國際善人姿態出現。這個「富轉剛」期間,是中共國際「話語權」的取得年代,有錢能使鬼推磨呀。
習大大領導班底的到來邁向中共第三部曲,(三)「欲剛轉強」取得國際規格「制訂權」,以實現中國夢的可預想未來,是衝擊全球政經情勢,引致國際地緣角力的正在進行式。大國博弈、龍鷹之爭、東西之鬥、民主對峙極權…在在上演,放眼21世紀中葉,未來誰得勝算,尚難定數。
接著談談中共的「三個代表」(Three Represents)重要思想。「三個代表」最早於2000年2月25日,由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在廣東省高州市考察時所提出的執政思想,2001年7月1日,江澤民在慶祝中共建黨八十週年紀念會的講話中正式將「三個代表」思想定調為新世紀的建黨理論基礎,2002年被中共中央正式定名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視為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共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套實踐成果,也為中共提供了中國長期執政的理論依據。所謂的「三個代表」,即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思想核心乃要求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保持自身的先進性、贏得人民的支持,以鞏固執政地位,其中,對外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黨質的兩大重大轉變,從「革命黨」轉向「執政黨」以及從「計畫經濟的執政黨」轉向「市場經濟的執政黨」,政策推進方向,提出資產階級的「唯生產力論」、「科技興國論」以及「全民共同利益論」。「三個代表」是中共一項巨大路線轉變,政策意向看似為先進為國為民,但撻伐者仍眾,尤其黨內左派人士大加攻擊江澤民的班底是以江為首的「黨內新生資產階級當權派」;民間甚至有諷刺「三個代表」的順口溜:「毛澤東代表工農乞丐,鄧小平代表地富反壞,江澤民代表貪污腐敗」。顯見,江澤民班底打從一開始就被戴上「貪污腐敗」高帽。也成為日後習近平「打貪反腐」重大政策的首要打擊標的。
習近平希望為「中國夢」之實現帶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轉折契機,但「中國夢」的高調口號一出,各界質疑不斷,諸多挑戰降臨,為抑止內外反對聲浪,習近平大刀闊斧、魄力十足的進行了多項前衛行動及改革方案。首先,對內,為打擊反對勢力,開始著手推動包括「反腐倡廉」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改革;對外,則推進一系列改變國際現狀、影響世局的「大魄力、大格局」舉措,首先,強華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力上,仿效大唐盛世「絲路」印象的「一帶一路」(one belt on road)及「亞洲投資銀行」(AIIB)的推進;科技方面,先於2013年以「紅色供應鏈」築起串起「自我製造」的高階科技產業鏈,續後派員到德國漢諾威參加全自動化博覽會(MDA)學習先進技術後,續與德國簽訂中德工業4.0,在科技科創領先地位突破、向下紮根,2015年更扎實科技成長計畫明定「中國製造2025」(China creation 2025)藍圖,以「資訊化」及「工業化」雙化深度融合建立中國製造基石,文本中再以「推動五大工程」、「完成九大任務」為推進方向,所挑選「十大重點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太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更扎實前驅科技發展…最終要以「三步走」,步步為營的朝向21世紀中國第二百年夢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力邁進。
為了延續「中國夢」可望的具體實現,中共中央於2018年2月第十九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發布訊息建議修改憲法,改變現行制度欲取消國家主席僅得連任一次的限制,此被戲稱為「稱帝」之舉的修法建議,引發全球莫大關注。2018年3月5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宣讀修憲草案,並於3月11日表決通過,自此,習近平為自己成功開啟續任之門。被戲稱要連莊續任成為「萬年皇帝」的習主席或習皇帝,到底為著個人慾望私利、抑或要終生現身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力,肯定支持者與質疑反對者皆有,世局自然正反兩判。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從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繼毛澤東、鄧小平之後第三個以領導人名字命名中共指導思想。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穩坐「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四位寶座。自此,「毛思想」、「鄧思想」、「習思想」三頭列車接續前行,途中難免荊棘滿布、坎坷難行,爾來「三思想」,能否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終極夢想,尚待追蹤觀察。
三、 大國興衰的黃金死亡交叉
新世紀的國際政經情勢,「龍鷹之爭」似乎有「龍躍飛揚、禿鷹墜地」之勢,出現明顯黃金與死亡交叉態樣變化,這也難怪川普(Donald John Trump)在2016年競選總統大位時,要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的競選口號;拜登續任也以「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為其執政主軸。
中國經濟的發展、財富的累積,從無到有、到足足飽滿,奇蹟式的快速崛起,世人有目共睹,感受深刻。遑論中共領導人個人之道德、慾望、智慧、能力、魄力、格局,不可否認的,三十年來,江澤民時代啟動了致富機器、胡錦濤時代伸張了國際觸角、習近平時代則蓄勢待發,圖龍騰飛躍。2003年10月1日,高盛(Goldman Sachs)全球經濟99號公報(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 99)中「與金磚四國共築夢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的投資研究報告震撼全球金融界,一個原來只是投行替美國富人客製規劃設計的國際分散風險(diversification)投資策略,卻無意間翻轉全球格局,國際競技舞台的「龜兔賽跑」活現於世局。通往2050年的道路上,四隻慢速龜(開發中國家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之經濟成長、股市、匯市…都將飛速倍增再倍增的追上飛躍兔(先進工業國的美、日、英、德、法、義大利)的數世紀超前領先,依照99號公報的「車速理論」,二十一世紀中葉,世界新大國排序將成為「中、美、印、日、俄、巴」順位。以名目GDP而論,美國經濟實體一路稱冠,但若以物價平減後的實質GDP計算,中國實質GDP數年前早已超越美國,已然成為世界第一。「金磚四國」(BRICs)經濟量體的逐漸擴增,無形間也成為世界政治實體的較量要角,2009年組織首屆「金磚四國」(BRICs)會議,更於隔年2010加入南非,定期舉辦猶有影響力中國為首的「金磚五國」(BRICS)會議,金磚國家無形間逐漸成為世界政治實體的較量要角。
除了經濟的大爆發,金融方面,中國亦急起直追。2008年間,起因於「金融海嘯」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嚴峻衝擊,中國國家級大型金融機構在國家「保證獲利」防衛機制下,一一擠身進佔全球十大金融機構之列,以資產規模論,依據最新標普(S&P)全球2020年世界銀行前25排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名列前四名。擠身前十大內的美國金融機構,僅2008年3月,吸收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後的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及2008年9月併購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後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列資產排行第五及第八(排行前十另包括有:英國滙豐控股公司、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法國巴黎銀行及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經濟的增長加上金融的活絡,人民幣現金流逐步成為國際需求。人民幣也在中共大力推動「匯率自由化」及「利率市場化」,的各式強化措施及配套,並在2012年10月1日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為主要成立上海自由貿易區(滬自貿區)後,讓人民幣於2013-2014年間迅速成功步向「國際化」,並順利成功加入於五年一審(自1981年起,尾數逢1及6重審)的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中有「紙黃金」(paper gold)之稱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頓時成為國際重要超主權貨幣之一,也展現出人民幣價值的日趨重要。全球各國央行外匯儲備中的超主權貨幣佔比(Currency Composit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OFER)在人民幣入列後,人民幣逐漸受各國增持,部分取代美元,而美元則「每況愈下」,IMF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央行的美元外匯儲備已下降突破60%,至2021年的59.1%,逐年遞減趨勢明顯。
四、 「大國博奕」以「科技」致命(第一隻黑天鵝)
經濟飛速成長、金融急速流暢、科技猛然精進,「大國崛起」的當代中國,成為美國至大威脅與挑戰。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作家卡拉貝爾(Zachary Karabell)於2009年10月16日的撰文“Deficits And The Chinese Challenge”(中譯為:「美國重蹈英國覆轍,中國取而代之﹖」闡述了中國崛起對於美國的偌大威脅與挑戰。2012年更有芝加哥學者預言:「中國崛起越快美國越瘋狂」。這些年來,從川普到拜登,美國對中國瘋狂出招、刀刀見骨,世人有目共睹。
美國多方位多次數嘗試抑制中國的快速發展,但依時空背景之變化,甚至領導人(美國總統)性格之差異,制裁手段及策略就有所不同。概略說來,中國飛速的各面向成長,起始於二十一新世紀的開端,早自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時代,2001年就訂下許多對華制裁方案,然令世人悚然的「911事件」,讓美國瞬間將矛頭轉向蓋達組織(Al-Qaeda)恐怖分子,適時成為中國救命仙丹;但一些明顯的對華限制,未曾間斷,如:2003年9月20日,7大工業國家會議(G7)於杜拜舉行,議程中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以減緩傾斜失衡的「不公平」國際貿易,在強大外力施壓下,人民幣終於鬆動,於2005年7月21日施行「匯改」,開放為一籃子貨幣的管理浮動匯率,當天人民幣兌美元由原8.27的緊盯美元匯價一日攀升2%到8.11,隨後數年直自金融海嘯發生,一路走向不回頭升值路。而滾出財富的中國,先後嘗試對美國的多起併購案,也一一被冠以「國土威脅論」招致阻擋,著名受杯葛的例子包括:「中國海洋石油」對美國「優尼科」(UNOCAL76)的石油公司、中國「聯想」對美國IBM的大型電腦、以及中國「海爾」(Haier)對美國「梅泰格」(Maytag)的電器公司…等2005年大型併購案。理性政治文人風格的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總統,態度似顯柔軟,但中國通訊公司華為與中興早在2011年間對美國多家矽谷「路由器」公司的併購案,都被嚴格封殺。
2018年3月22日,川普以「301方案」為底、「國土安全」為由,引燃「貿易戰」火。此事出突然,是一隻標準的黑天鵝(黑天鵝定義有三:機率極低難能預期、影響巨大衝擊深遠、事後諸葛視為自然)。貿易戰初期,中國戰戰兢兢,所歷經糾葛的心路歷程及彈性因應策略,概分七個階段:(一)「驚慌&失措」期(2018年3月22日~4月),美國燃點貿易戰火,甚至祭出美國單邊主義的貿易殺手鐧「301條款」,讓中國嗅出濃濃的攻擊火藥味,中國於是「帶點驚慌、有點失措」,緊急下架才放映一個多月的「厲害了我的國」這一部內部強化民族自信心、但外部有恐得罪國際強權的「厲害」電影,同時間,就連「中國製造2025」也一併封冊。(二)「對峙&出招」期(2018年4月~7月),美國4月3日公布301關稅清單,中國4月4日開出對等報復清單;4月5日川普考慮在301框架下,對中國商品再加徵1000億美元關稅,4月6日北京當局回應,將進行反擊……,就這樣雙方一路對峙,並頻頻出招,聲勢一波波希望能夠恫嚇勁敵。2018 年5 月10 日,中興通訊被設限停止在美國的主要業務。6月2日至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美第三輪談判,美國向中共提出致命的要求,要求中國徹底改變經濟結構,此要求恐危及中共政權,牴觸到中共的底牌,因此談判失敗。(三) 「出擊&反擊」期(2018年7月~10月),終於,招式比劃久後,真戲真玩。美國先後在7月6日、8月23日、及9月24日三波關稅戰略出擊;此時的中國,表面上必須顯現出肆無忌憚、毫不讓步之風,三波皆同日反擊。(四) 「憂心&惶恐」期 (2018年10月~2019年1月),2018年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主要敵意中國的長篇政策演說,對中國批評有加,並宣示川普政府日趨強硬的中國政策,令中國憂心重重。華為副董、首席財務長(CFO)孟晚舟於12月1日在加拿大,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被捕。此舉顯有喝止華為科技發展之動機,讓中國惶恐。(五)「妥協&談判」期(2019年1月~4月),雙方硬戰,傷人者亦必自傷,架打久了,也希望有喘息機會。中方希望能夠在美方施壓下作出妥協,使經濟兼科技仍能夠持續發展,上談判桌面對面找出共同Solution。期間,短短三個月間,雙方展開一連串六次的密集會議,時而美國華府,時而中國北京,數回談判,因為中國「妥協、反悔、又妥協」,美國對中要求「忽軟、呼硬、又忽軟」。(六)「覺醒&應戰」期(2019年4月~7月),中國覺醒到,在貿易與科技幾經摧殘,即使作出部分妥協,美國為達目的絕不放手,甚至一路直搗核心、窮追猛打。華為是中國科技發展「中國奇蹟」之重要指標之一,華為5G的成長及其設備與服務之輸出皆為世界之冠,未來萬物相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的5G世界,中國有了當今的發展,不容輕易被擊碎,因此,見招拆招的積極備戰且應戰。(七)「沉著&備戰」期(2019年7月~10月),華為電信CEO的任正非於5月回覆多家新聞媒體記者提問的2萬字受訪實錄中,特別以「為什麼不洗一個「冷水澡」呢?」強調要冷靜、沉着。幾經談判,中國越顯沉著,盤點籌碼,預作起長期備戰。除了直接應戰,在貨幣戰、法律攻防戰亦下起不少功夫。中國對於美國關稅課徵,無法等量關稅報復,則尋「質」向報復,反制美國。可行方案,除人民幣貶值、停止購買美債、設限美國企業、孤立美國,更深一層認知到,智慧加值金融與科技自主創新,才是永續法寶。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四足鼎立,乃傳統國強之本,但第四次工業革命新世代「網宇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的到來,「科技」成為國強主要基石。一個萬物智慧相連(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us Internet of Everything, AIoE)的時代,高端科技已然成為主窄世界局勢的利器。中國高科技發展乃美國之痛。強勢談判商人性格的川普,首發祭出重打中國經濟發展的貿易戰,然而,虛表幌子以「量」論戰的「貿易戰」,實質隱含著以「質」論戰的「科技戰」核心。政治謀略老奸的拜登上任後,對中策略,火力全開持續猛攻,主打以遏抑中國科技精進的「科技戰」。
中國甚早正視半導體晶片對未來科技的核心關鍵,2014年9月的「大基金一期」及2019年10月的「大基金二期」兩期計畫,分別嘗試深化半導體、晶片製程及推進5G、AI發展。中國大肆投入高科技發展,強化自主創新,科技之精進,有利「中國製造2025」(China Creation 2025)強國製造規格制訂者的2025-2035-2045三步走短、中、長期進程,實踐第二個中國百年夢(2049年建國百年)願景。中國科技的精進一夕成為美國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的重大威脅與挑戰,因此,美國以「國家安全」考量,重打「科技戰」,多次祭出「莫須有」之名,從「中興」、到「華為」、再波及晶片製造商「中芯」…;另從一般成熟製程各項消費電子商品再到先進製程高階商品,搬出了「鎖喉」的晶片法案(2022年8月拜登簽署),並推進晶片禁令(2022年10月),再再痛打中國高科技的發展,企圖讓狂魔式發展的科技新中國,斷手、斷腳、再斷頭,美國對中國勒脖子式的致命科技激戰,戰況甚為慘烈。除了遏制,另行孤立行動,拜登近期在地緣政治上激發全球晶片大戰,從「晶片四方聯盟」(CHIP 4)、美日N2半導體研發中心合作成立、限制對中出口晶片及製造設備,「美、日、荷聯盟」…等。中國晶片之發展,成熟製程上已有了長足的成果,但先進製程的推進雄心卻不如預期,如今面臨美國「封喉式」的禁令阻礙,推展受阻,前景堪慮。
五、 鐵腕清零下的防疫亂流(第二隻黑天鵝)
疫情(COVID-19)之下,「封城鎖國」的「清零」之路,讓世界經濟飽受衝擊。自2019年11月,疫情第一時點發現自湖北省武漢市後,中國即刻下達「封城」禁令,各國隨之瘋傳染疫風暴,「鎖國」之舉,此起彼落,終至全球封鎖。
中國人口眾多,人流密集,歷經了一場疫情大肆虐,為有效防堵疫情蔓延採取嚴格隔離措施,遂以「封城」加「鎖國」的嚴格「清零」為導向,讓原本活絡市場經濟頓時停滯,生產動能無法正常開啟,在消費力道收縮且投資生產力道減弱下,經濟在疫情期間節節衰減。此波疫情肆虐延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在全球延燒開來,病毒基因持續變種讓全球先進醫藥科技受到極大挑戰,敵不過「隱形殺手」的四處流串顯得束手無策,各國頻傳醫療量能體系崩解。「封城鎖國」之舉乃疫情初爆發時全球各國的主要政策主張,將地球村人類帶進一個「人流、物流、貨流、金流…」幾乎全然窒息的一攤死水當中。終至2021年中,全球多個先進國家認知國際事務流通之必要,以及為了減少人們生活不必要的恐慌,因此讓「與病毒共處」成為必須。各國各自採取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的逐步「解封」。包括:美國隨著拜登政府推進疫苗計劃,許多州開始取消限制,放棄佩戴口罩並允許企業重新開業,2021年6月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宣佈「重啟」自由,而紐約在其疫苗接種率超過70%時也取消所有限制。英國亦於7月19日取消剩餘的限制措施,取消限制社交接觸和強制佩戴口罩的法律,夜店被允許重新開放,沒有入場人數限制。許多西方國家同時於2021年中先後取消限制,這其中,以色列應該算是最早宣布解封的國家,隨著該國疫苗計劃的超前推進,以色列在2021年2月就取消社交限制,也讓餐廳、酒吧重新開啟,各國疫情逐步解封,包括邊境管制也逐一鬆綁。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標性的於2022年10月4日宣布「停止發布」對他國海外旅遊警示。台灣也隨之行動,終於2022年10月13日起,邊境解封、開放觀光。
然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口最多、內需市場最大的中國,卻一路採取嚴格清零政策,鐵腕清零的結果,初期防堵奏效,多少受到世人肯定,然而嚴格清零所造成各配套醫療設備及設施消耗,更讓整體經濟停滯不前,尤有甚者,讓「動」物人類在嚴格清零政策下喪失了人身活動的本能、失去生活的自由。積累過度、按耐不住的人民終於發出對自由的吶喊,自2022年11月26日南京傳媒學院白紙行動起,蔓延至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示威潮的「白紙革命」(A4 Revolution / White Paper Revolution),白紙抗議是對中國封控的嚴厲抗議,讓中共當局無法再負荷人民的自由呼喊,另在考量持續鐵腕清零下對中國經濟的嚴峻負面衝擊,不預警的突然採取政策大轉向,2022年12月27日由原本的「鐵腕清零」即刻走上「完全解封」之路,就連邊境也即時開放(2003年1月8日),這樣一個180度的防疫政策大反轉,看在世界各國眼裡頓時抓不著頭緒。突然的完全解封讓疫情又蔓延開來,染疫人數激增,勞動人口為避免環境大量染疫所可能遭致波及,紛紛離開工作崗位,企業主也因為員工離崗,負荷不下廠房停止運作的經濟虧損,部分廠商及企業抽離資金撤廠求生,使資金外逃(capital flight)。
中國180度的防疫政策急轉彎,產生兩個短期間的嚴重「失序」:勞動人力離崗、企業資本外逃的「經濟失序」,以及染疫人數激增的「環境失序」。但經濟與環境的雙失序,其影響,長短期應有所不同,短時間內,中國疫情再度大爆發開放邊境有可能讓染疫人口輸出其他國家,接著會讓全球多國染疫風暴再起,邊境再度恐慌,並再次歸咎於中國;經濟上,已然在疫情清零期間的停滯衰竭,會因為頓時的完全解封,經濟的短期失序使中國衰退經濟雪上加灀更使惡劣。但中國完全解封後的下一波經濟情勢,極有可能在半年左右的中長期後,當人民「與病毒共處」的「慣性」適應成為自然,屆時勞動力回崗、需求市場回溫,經濟極有機會呈現一個先蹲後跳的猛然復甦,一如2021年中所經歷的一波「報復性需求」一般,來年經濟值得期待。
六、 俄烏戰爭鈍化全球經濟發展(第三隻黑天鵝)
2022年2月24日突發的「俄烏戰爭」,是另一隻龐大黑天鵝,石油天然氣等的能源傳輸禁令、「黃小玉」等的穀物糧倉破壞,醞量國際物價的飆升,通膨四竄,升息風起,管價升息的緊縮性貨幣政策讓全球經濟埋下陰霾。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大肆下調,並指出全球會有三分之一經濟體陷入大衰退。國際各大企業主及金融觀察家,紛紛影射來年經濟可能出現「金融危機」、「經濟風暴」。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之一的前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於2022年10月10日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提出「戰爭、強勢美元恐引發金融穩定風險」的警訊。
「俄烏戰爭」使得俄國先後遭致金融限制、經濟制裁…,中俄兩大共產勢力,形同友邦,難免暗通款曲,此間也受到美國運作「民主聯盟」力量孤立制裁,中共因「俄烏戰爭」難以避免的在金融運行、經濟運作上受到一些直接間接的影響。
七、 當下中國經濟營運之道
中國目前經濟困境,除了國際漫飛黑天鵝擾動,國內情勢亦不甚樂觀;解決當下經濟困境之道,除了自救,也必須仰賴國際情勢的變化。
(一)經濟面
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需求市場大國。「刺激需求、創造內需」是活絡經濟重要措施,中國也是全球第一製造大國、產出大國,「提振生產、暢旺出口」也是振興經濟之重要政策。然而,「美中搏弈、疫情延燒、俄烏戰爭」三隻黑天鵝漫飛,使得中國內需降、出口跌,近三年中國經濟成長數字衰退明顯。因此,中國早在美中貿易戰戰火猛烈之時,於2020年5月14日提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刺激政策。「雙循環」經濟政策像是兩個經濟加壓泵浦,馬力十足但卻阻礙重重,外有美中貿易戰之禍,內有疫情延燒之苦。遭致美國對中國經貿的圍堵與扼殺,習近平修正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強化擴大內需,注重國內市場,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不依賴中國以外市場,同時保持對外開放。針對疫情,將原本「鐵腕清零」政策速速急轉為「完全解封」,雖短期間仍將受疫情擴大蔓延之苦,然不遠的中長期,應該可見經濟反轉的曙光,屆時需求增、生產旺、出口升,兔年經濟如「兔」子跳躍「先蹲後跳」復甦有望。
(二)地產面
對於中共來說,房地產業可謂是中共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金融史歷經三階段:(1)搶桿子金融(搶佔大陸國土之初);(2)城鄉互助金融(文化大革命之時);(3)地產金融。中國土地幅員廣闊,土地國有制之下,房地產相關稅收佔據國家稅收來源之主要,房地產相關產業總產值也佔中國總體GDP約四分之一。中國經濟起飛的十數年間,推動房地產價格飆漲,逐漸泡沫形成之際,中國祭出多項針對房市泡沫的限縮令,如2020年中共針對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提出的「三條紅線、四檔管理」監管要求等(2020年8月20日,共12家房地產企業受邀參加中國央行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才於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不久的「三條紅線」限貸政策,讓中國最大地產集團的「恆大」於2021年9月爆發債務危機,繼恆大之後,多家地產集團相繼面臨危機,地產公司槓桿操作的財務流動性出現問題後,「爛尾樓」事件因之頻傳,最終更引爆「中國停貸風暴」。2022年6月底,始自江西對爛尾樓業主(景德鎮恆大瓏庭建案)所喊出「不復工不還貸」所發出的「強制停貸告知書」後,「集體停貸朝」瘋勇四起,遍及中國數百城市。在中共火車頭房地產業不得不救原則下,中共房市政策急轉彎,從緊縮(三條紅線)到寬鬆(金融支持),2022年11月中,中國大陸監管部門祭出16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措施,對房市實施對建商業主及購屋群眾的雙向全面「金融」支持,嘗試力挽房市危機之狂爛。
(三)金融面
美中貿易戰,戰況越顯慘烈,在美國「卡脖子」的高科技限令下,中國科技發展受阻重重,但在金融面,中國為打破「美元霸權」(US Dollar Hegemony)緊箍咒,嘗試多方向「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行徑。首先在貨幣清算方面,自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嘗試與世界各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從無到有,現今已與國際間近40多個國家簽署4兆人民幣以上的貨幣互換協議。另外,石油是動力時代人類的主要資源,在1973年維繫「黃金-美元」的「布列敦森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瓦解之後,「石油-美元」以美元作為清算為主,持續穩定「美元霸權」地位。為突破此情境,中國採內外「雙軌並行」方式,企圖成功走上去美元化途徑,首先,2018年1月18日,於上海成立大陸原油期貨,以人民幣計價清算,先對內及金融投資客進行「去美元化」,對外,則經常走訪病友好中東阿拉伯等產油國家,近期於2022年12月12日,習近平出席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峰會」,以《繼往開來,攜手奮進 共同開創中海關系美好未來》主旨發表演說,更也極力勸使「海合會」允諾以人民幣作為可能的石油交易清算貨幣。「海合會」六國在美國霸主地位未減之下,未能主動允諾,但也在由中國承壓下,沙烏地阿拉伯默默允諾了第一筆人民幣計價的石油清算,未來石油清算交易,「去美元化」有可能越顯明顯。
另外,國際間也燃起「高規格金融戰」的「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大戰。區塊鏈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及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的雙D特性,加上電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 EP)的普及,數位時代,支付清算系統走向數位勢將為趨勢。中國數位人民幣(e-RMB或e-CNY)自2014年設立數位貨幣研究所之後已研發多年,也經成功試點試行,試點方位布局於2020年6月間先以蘇州相城區(東)首發,深圳(南)、北京雄安新區(北)、成都(西)隨之,先行試點最初共四區。歷經二年多試點,在COVID-19疫情持續肆虐下,加速了全球虛擬貨幣的應用場景,中國e-CNY試點布局,再由“10+1”拓展到15個省市的23個地區,並吸收增加作為新指定運營機構之銀行上至十家。2022年1月底運用北京冬奧作為全球虛擬貨幣的應用前哨戰,讓e-CNY作為北京冬奧的「科技名片」,充分展現了中國CBDC推行成效。
單就自202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所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首次對中國境內及全球體系披露e-CNY的研發進程,至2022年中的中國人行數據顯示,短短一年,e-CNY試點場景由132萬個6倍翻到超過808.51萬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交通、購物、旅遊、醫療、政務…等領域。個人錢包之開立也自2087萬餘13倍翻至2.61億個,累計交易筆數則由7075萬餘3倍多翻增加到約2.64億筆,累計交易金額亦由約345億元到875.65億元人民幣,試點成效堪稱卓著,並有效提升了中國人民對數位人民幣安全性、便捷性的體驗與認知。
e-CNY實為類屬現金(M0)以數字形式呈現的法償貨幣(legal tender),中國人行e-CNY推廣成效,「經濟層面」滿足了公眾對數位形態貨幣的需求,有效助力普惠金融。「科技層面」嘗試在金融科技創新下,對未來全球貨幣運行機制及金融交易體系( 存款、提款、支付、轉帳 )之變革,進行超前布署。其至為重要的「戰略層面」意涵,在順應飛速經濟發展及順勢高階科技創新,打造擁有中心化監管機制的「去中心化」國家級數位貨幣,透過數位型式以人民幣為主要幣值進行各式支付系統之清算,此舉之終極目標在取得未來全球金融主導權的可能實踐。 當今全球貿易運行與金融交易,仍以美元計價及清算為主,「美元霸權」陰影罩頂,難以揮去,乃中國應戰美國競合賽局之痛,「去美元化」是大國博弈下中國一塊極其重要的戰略目標。為能有效抵抗「美元霸權」,中國e-CNY之「先駛得點」,企圖讓人民幣在國際經貿往來及金融交流上更顯便利流通,提升國際接受度、甚至獲得未來以當家e-CNY進行國際清算與交易,則「去美元化」之功效機會可期。
(四)社會面
中共為了實踐「全民小康」的第一個百年夢,20年來先後祭出「薪資倍增」、「強制增稅」、「鼓勵捐獻」三波計畫,也成功的在2021年落實全民小康「脫貧」目標。
「共同富裕」是現階段中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重要經濟指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精準扶貧」思想的實踐,此思想認為,有能力、有條件脫貧致富的人,要公平地惠及廣大貧困群眾,幫助沒有能力和條件或者暫時沒有能力條件發展的人實現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共同富裕」亦有其「三步走」時間表:(1)十四五末(202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2)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3)世紀中葉(2045-2049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中國科技巨頭騰訊最先宣布投資500億人民幣組建「共同富裕專項計劃」,響應「共同富裕」理念中的「鼓勵捐獻」行動,接著阿里巴巴(1000億)、拚多多(100億)…多家成功大企業先後呼應。
(本文成稿於2023年1月,修改後刊於中共年報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