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遭逢新冠疫情衝擊、通膨接踵而至、升息循環、俄烏戰爭、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吹皺金融市場一池春水,股匯震盪激烈,人心惶惶不安。看來,未來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美聯準會自今年以來已累積升息十二碼,年底前恐會升五至六碼,以壓抑居高不下的通膨數據。外資今年大賣台股已逾一點三兆台幣,其中台積電遭外資狂賣,股價跌幅高達四十三點九%,市值進入十兆元保衛戰。台股已跌掉六千點,跌幅達三成,居亞洲之冠,連護盤的國安基金都面臨虧損。且勞動基金前八月帳面虧損高達三二○四點六億元,收益率負六點二%,慘不忍睹。外資賣股匯出,不僅台股持續重挫,新台幣匯率更失守卅二元整數大關,逐步邁向卅二點五元。投資人心慌意亂,哀鴻遍野,心中滿是問號,聯準會何時停止升息?股市何時止跌反彈?
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在其《致富心態》書中提到,美國股市在一八五○至二○一○年出現卅次的經濟衰退,時間加起來達四十八年,股市由高點下修超過一成以上至少有一○二次,股市市值損失逾三分之一以上至少十二次,當中有廿年的年度通膨超過七%,但此期間的道瓊工業指數每年仍有十一%的平均報酬率。
而若爬梳台股過去卅個年度的數據,你會發現加權指數先後經歷重大事件衝擊,依然有廿二個年度維持上漲,上漲年度竟高達七成,且股災後隔年幾乎都上漲,經濟及股市長期是持續成長的,若能保持心靜及耐心,忍受一時股災,做好資金管理及資產配置,終究會有正報酬。
現代經濟學之父馬夏爾有句名言,「冷靜的腦、溫暖的心」。沒錯,市場愈是動盪,愈需要冷靜。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執政十六年,「心靜就是力量」成為她任內的最大的武器及座右銘。同理,投資亦需保持理智,心靜如水,方能綿綿不斷,氣貫長虹。
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言,「股災和天災一樣,只是一時的,最終股災會過去,股市會恢復正常,好公司股價最終會反映其內在價值。因此,投資者在面對股市劇烈波動暴跌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保持冷靜,並堅守長期持有的投資原則」。最後,筆者引用李白詩:「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耐心等待否極泰來。
(本文刊於2022年10月24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