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王順民 | 關於選舉支票之於重組牛肉的迷思與弔詭

热门出版物

王順民 | 關於選舉支票之於重組牛肉的迷思與弔詭

選舉在即,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順勢提出包括『愛兒台北』、『青年台北』、『樂齡台北』、『溫暖台北』以及『療癒、韌性台北』等五大社福政見,特別是祭出坐月子補助3萬6以及青少年1千5藝遊券的福利津貼支票,這也使得關於選舉支票之於重組牛肉背後所糾結的迷思與弔詭,實有進一步廓清之必要。

基本上,上述的五大社福政見,乍看之下,頗有貼近於庶民的生活痛楚,從而意圖進一步擴及到結構性解套的公共治理意涵,如此一來,從單一對象、個別支票、主軸定調到整體佈建所相與因應的考察論述,宜有深究之處,這是因為:首先,在以兒童為其標地對象而來的身障者產檢及生育的陪伴諮詢、坐月子補貼、日夜臨托服務、新手爸媽育兒指導、增設幼幼班、普設托育場所、新手保母就業獎勵、增加社區親子館、推動公私協力的在校安親,乃甚至於設置全台第一處科學導入的兒童體適能運動館,扣緊「婚-生-教-養-衛」的關懷旨趣,要如何得以願婚、樂生且能養於所謂台北都會生活的安居且樂業,這也凸顯出來這些兒童福利支票背後的整體發展圖像,實有從戰術範疇以復歸於戰略層次的通盤性關照,換言之,從嬰幼兒到學童、新手父母、雙薪家庭、家外兒童福利服務以迄於如何安於本業的穩定就業和經濟安全保障,點明出來從社政出發的各種選舉支票,更是要有對於都會地區婚姻家庭、生育模式、人力資本、生存憑藉的總體思考。

其次,祭出提供6至18歲每年1,500元藝遊券、青年與青少年的專屬空間、藝文和運動展演業務的單一窗口以及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等福利支票,顯然,疑有將青少或青年新世代的成長課題,過於單一、片面的窄化,以至於忽略了台北都會地區新生世代所特有的次文化圖像,特別是扣緊<兒童權利公約>之於最佳利益、生存及發展、尊重兒童意見、表意權、遊戲權等關懷旨趣,這部分要如何顯現出由下而上、由一般到特定人口、訴求於青年公民參與以及互為主體性的公共治理精神,實有待競選團隊的多所琢磨思量,更遑論對於有身心議題的特定青少族群所涉及到社會參與、自立生活、休閒服務、免於物質濫用、刑事司法的特殊需求滿足。

再則,鎖定老障或雙老之整體客觀事實的社福政見,像是強化社區生活支持服務、增設中小型身障全日型住宿式機構、推動夜間居服務、延長日間照顧中心服務時間、開放小規模住宿空間等老福選舉支票,除了過度聚焦於長者的就養議題外,並無針對居家服務、社區照顧與機構養護不同的長期照顧歷程,藉此思索從老養到長者的其他迫切事務、從福利促進到基本的權益保障、從循次漸進的照顧場域到多元並進的照顧模式、從公共空間到居家環境的無礙環境、從爬梯機的專業服務或租賃管理到移居代管的通用生活環境,就此而言,未能契合臺北老障族群的生活景況,也讓上述的長者福利支票,比較是偏向湊合性質的拼盤式組合。

最後,以促進全人全齡心理健康為要的『療癒、韌性台北』等社福政見,包括盤點公共設施的妥善利用、公私協力以推動福利服務、中央地方攜手綿密社會安全網,以及針對後疫情時代,藉以建立整備應變體系和提升社會復原力,顯然,抽象、空洞、零散之類的無料理菜單居多,這也讓過去執掌中央疫情指揮官一職的該名市長候選人,似乎沒有達到疫情保衛戰績的加分效益,殊為可惜。

總之,鑒往知來以檢視這些的社福支票,那麼,諸多社福支票的背後,直指的乃是從需求評估、過程評估到結果評估、從現金給付、方案項目到中介服務、從對象之間到對象之內、從項目之間到項目之內、從法定福利到政策性福利、從福利津貼到福利服務、從福利依賴到道德危險、從福利支票到市府財政、從雨露均霑到資源排擠、從需求滿足到風險規避、從單一社政到跨局處、從一任佈局到兩任布建、從個別經驗到公共治理等等的迷思、弔詭,如此一來,要如何不至於淪為畫餅充飢之嫌,這似乎點評:社福政見的妝添作用,還是大於民之所欲的遠景藍圖。

好一個關於選舉支票之於重組牛肉的迷思與弔詭。

(本文曾刊登於111.08.31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