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教文體育組 | 戲曲傳承面臨嚴重斷層危機

热门出版物

教文體育組 | 戲曲傳承面臨嚴重斷層危機

全國唯一培育戲曲人才的公立學校,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已經面臨了非常嚴重的傳承斷層危機。歌仔戲科及客家戲科國一新生,110學年度入學考預訂正取生各為26名,卻只分別錄取了8名及3名。

除歌仔戲科及客家戲科外,台灣戲曲學院另外一個重要的科系,京劇科,也招不到足額學生。京劇科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招生,110學年度入學考預訂正取生30名,只錄取了19名學生。

台灣戲曲學院網站公布的近三年學生人數,有明顯下滑的趨勢。全校學生人數107學年度上學期為1421人,110學年度下學期為1229人,減少了將近兩百名。其中以國中部下滑最嚴重,從107學年度上學期的323人,掉到110學年度下學期的242人,足足少了81人。國中部又以歌仔戲科及客家戲科最不樂觀,分別從44人、34人降到28人及20人,都要比老師人數還少了。

對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感到憂心忡忡。他說,台灣本土的兩大戲曲,歌仔戲及客家戲,新生只有個位數,客家戲科更趨近於零,恐怕過不了多久,就連一名學生都招不到了。

戲劇界反映,造成今天如此糟糕的局面,校方領導要負很大的責任。主其事者缺乏專業,對戲曲沒有足夠的認識與了解,又不注重學生基礎,尤其忽略從小就要打底的基本功。校長想推動跨界,是本末倒置。學生底子不夠扎實,要如何跨界?

陳學聖質疑校方並未積極拓展生源。台灣戲曲學院招生的對象是全國,而非區域。以客家戲科來說,桃竹苗和高屏地區有很多客家庄,一定找得到具有戲曲天份的優質客家子弟,難道不能想辦法去中南部挖掘人才嗎?至於歌仔戲科,全台約有百分之八十的閩南族群,按理招生應該比京劇科還容易,怎麼也放任它只招到個位數?

戲曲是傳統藝術的菁華,因為它綜合了文學、戲劇、音樂、舞蹈及美術於一身。欣賞傳統戲曲,是認識我們傳統文化最快、最有效的方式。陳學聖表示,如今疫情稍緩,台灣戲曲學院的劇團應積極安排常態演出,並鼓勵大家前往觀賞,增加在校生實習機會。他也呼籲,盡快解決戲曲傳承斷層的問題。否則,傳統戲曲將快速凋零,甚至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新聞稿111.7.30)